分類目錄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課程簡介
前行與基礎
正說奢摩他
修止資糧.
修止加行
修止正行
【第一部份】身的威儀
【第二部份】修奢摩他的次第
經論根據
生起無過三摩地的方法(以八種行斷五過失)
一、心住所緣之前應如何行(對治第一過失「懈怠」之四種行)
二、心住所緣之時應如何行
(一) 修止所緣
(二) 心如何住
三、心住所緣之後應如何行
(一) 認識沉掉
(二) 對治沉掉(對治第三過失「沉掉」之第六種行「正知」)
(三) 須立即對治沉掉(對治第四過失「不做行」之第七種行「做行」)
(四) 沉掉生起之因
附說的議題
正念正知的重要與運用
四聖諦的學習順序
歡喜學習、善於精進
關於依師
問與答
關於學習
關於實修
關於淨罪集資
其他
課程資訊
一、授課時間:2006年9月11日起,共15堂
二、授課地點:印度達蘭沙拉-策秋林寺
三、課程下載:
課程內容
-
第11課【修止正行】心住所緣之前:對治懈怠(一)總說四種行
說明若成功修定,首要任務是斷除懈怠,而斷除懈怠需要通過信、欲、精進、輕安這四種行來達成。
-
第12課【修止正行】心住所緣之前:對治懈怠(二)思惟三摩地功德(上)
透過日宗仁波切的行誼,描述三摩地的殊勝功德。
-
第13課【修止正行】心住所緣之前:對治懈怠(二)思惟三摩地功德(下)
奢摩他不只是讓心平靜的法門,更是一個能夠全面提升身心能力、最終導向解脫的完整修行體系。
-
第14課【修止正行】心住所緣之時:修止所緣(一)
以呼吸與佛像這兩種所緣為例,說明修習奢摩他的所緣。其中,以佛像為所緣不僅能成就奢摩他,還能累積福德、淨除罪障,有助於臨終往生,且對修習密乘法門特別有益。
-
第15課【修止正行】心住所緣之時:修止所緣(二)
詳細說明以佛像為修止所緣的具體方法,並強調應先確定單一所緣,從粗略觀想開始,待穩固後再逐步細緻化,並且要以意識而非根識來修習。
-
第16課【修止正行】心住所緣之時:修止所緣(三)
說明修止時應專注單一所緣,切勿更換。初學者應從粗略觀想開始,不必過分追求清晰度,待心安住後再求細緻。若出現與原定不符的顯現,應回歸本來所緣,不隨之轉變。
-
第17課【修止正行】心住所緣之時:修止所緣(四)
說明修止時所緣的特殊情況:修密法本尊瑜伽時必須堅持本尊相為所緣;一般修止若無法觀想佛像,可改用其他所緣。同時說明睜眼修止的重要性,應避免依賴閉眼修習。
-
第18課【修止正行】心住所緣之時:心如何住(一)立無過軌(上)
說明真正的三摩地的標準,必須具備「明分」與「住分」兩大特質。明分指心要清楚伶俐且具有力量;住分則是心能專注安住於所緣而不散亂。缺少任一特質都不算是真正的三摩地。
-
第19課【修止正行】心住所緣之時:心如何住(一)立無過軌(下)
釐清並再次確認三摩地應具備「明分」和「住分」兩大特質,並詳述了修行者如何逐步提升至更高層次的三摩地的境界。